【british museum】大英博物馆,世界文明的瑰宝 | 英国邦利-世界杯正规买球
如果说伦敦旅游必须去两个地方,那么其一就是大本钟,伦敦的地标性建筑,其二一定是大英博物馆,一座举世闻名的、承载英帝兴衰荣辱、见证世界发展,堪称世界文明瑰宝的地方。
有关大英博物馆最早的记忆是由马克思那里来的,很小的时候,我的世界里马克思被神话成了最伟大的圣人,有关他的故事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马克思总是到大英博物馆里看书,看到激动的时候,就会用一只脚摩擦地面,最后,地上居然就被他摩擦出来一个深深的印子,一个鞋印。这故事深刻地印在我心里,因为我完全觉得不可理喻,水泥或者石头的地面,用蹭鞋底蹭出来一个深深的痕迹是多么不现实的行为?而且有这等爱好的人就能拯救世界实在说明世界太好拯救了!那时我们班级的小朋友还很认真地希望在自己的教室里留下一个鞋印,却根本是不可能的。
小时候,大英博物馆的印象就是这样的。
终于站在大英博物馆门前了。做了很多的功课,关于大英博物馆的藏品。因为如果不做功课,可能看不懂里面的很多东西,也不可能一个一个地都看完,因为那里面浓缩的是整个世界的历史文化精华,看懂全部,需要有及其渊博的知识和文化背景。
埃及馆
这个是大英博物馆最好看也最精华的部分吧,里面有许多许多的木乃伊。
关于木乃伊
最早的木乃伊诞生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距今就是5000年了吧,那时候,埃及分为上埃及和下埃及,后来,在公元前2600年左右,统一成一个埃及。埃及人当初把自己做成木乃伊就是因为他们相信将来有一天,他们可以复活。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木乃伊大部分都是大概3000年前的。
木乃伊是有咒语的,都装在一层一层的棺材里,一个人形的棺材是最里层,最昂贵的是有纯金的面具,纯金的棺材,还有各种石棺,里面还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符号。
有纯金面具和纯金棺材的是拉美西斯二世的,他的木乃伊在埃及博物馆,英国人只是把他的金面具金棺材石棺运回了英国。
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似乎是目前最贵重的木乃伊,因为他是古埃及最有钱,最有势最漂亮的法老,他很年轻的时候就死了,她的姐姐当初嫁给了他(古埃及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都是自己家人嫁给自己家人的)。拉美西斯二世死后,她的姐姐就是她的妻子悲痛欲绝,倾国家所有厚葬了拉美西斯二世。
将拉美西斯二世的这些东西运回英国的是英国当时的一个贵族,关于这个贵族对木乃伊的爱好史,实在是一部史诗一样壮美的故事篇章。当初这个贵族变卖了所有的家产,去了埃及,开始挖掘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当时的埃及,大部分的木乃伊都在金字塔里,不过很快就会被人破坏掉了,来自各地的盗墓者不是爱那个木乃伊,而是每一个能成为木乃伊的人都是各个朝代的法老(相当于中国的皇帝)或者祭祀就是权势阶层的人,都很有钱,盗墓的人感兴趣的是里面的陪葬,所以,拉美西斯二世当时没有被葬在金字塔里。
这个贵族最后找到了拉美西斯二世木乃伊所在的一处山谷,进行了地毯式的挖掘,几乎倾家荡产绝望的最后,他的手下还是找到了他们要找的东西。
于是,这个贵族梦想成真,花了二年的时间,将他找到的所有财宝运回了英国,但是,木乃伊也是有诅咒的,很快,所有参与这件事情的人都死了,这个贵族没有死,但是,咒语应验在了他的女儿身上,在他女儿生命的最后,他的女儿一遍遍地说:我听见了他的召唤。
最后,这些关于木乃伊的财富都捐给了国家,再后来,没有人再敢打开木乃伊了,因为凡是打开木乃伊的人无一例外地都不明不白地死了。曾经有一个埃及博物馆的馆长不信这个邪,坚持着打开了木乃伊,然后,暴毙身亡。
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关于泰坦尼克号,这艘历史上最奢华的船下海的时候,其实最底层的舱里,有一具木乃伊,而这个木乃伊的咒语居然是:动了我的人,将会被海水淹没。于是,泰坦尼克就奇怪地沉没了。
在埃及馆进门的地方,最醒目的一件展品是一块石碑,这是著名的罗塞塔石碑。这块石碑上有3种文字:古埃及文,希腊文,拉丁文。在发现这块石碑之前,人类没有人认识古埃及文,因为古埃及文是十分难写和难认的,而且古埃及时代只有祭祀和贵族才有权利认识古埃及文,波斯帝国消灭古埃及的时候,顺便把古埃及的上层都灭了,导致了古埃及文字的失传。所以,后来关于古埃及的历史和文化,就是一块巨大的空白。
但是,人类当时是认识拉丁文的,希腊文和拉丁文是一个语系的语言,是由腓尼基演变来的。拉丁文没有失传,这块罗塞塔石碑上的文字对照着看的时候,人类解读了古埃及文字,这就意味着人类有了一把打开古埃及文化宝库的钥匙。也因此,知道了关于木乃伊的秘密。还有木乃伊石棺里的咒语。不过,关于咒语是怎么下的,是个谜。
在埃及馆里转来转去了很久,看见很多英国小朋友拿着纸片,在纸上画勾,似乎是按照纸片上老师的指示看展品,哪个看见了,哪个没有看见,他们的老师们不断地在讲着故事。我真的很想加入他们的队伍。
埃及馆里的木乃伊有好几个。大概因为地方小,还摞在一起放着,真是奢华啊,那具黄金的棺材熠熠生辉着,对了,还有拉美西斯二世的那个著名的狮身人面像,就是金字塔前面的那个,埃及的金字塔前只有狮身,他的头,在大英博物馆里睁着漂亮的大眼睛傲然着,也许守护着那些木乃伊更加是他的责任吧。
没有拍关于木乃伊的照片,因为那些都是侵犯木乃伊的事情,也是会遭报应的,我看看就很满足了,不能做木乃伊不喜欢的事情,那些是神仙。
对了,还有圣甲虫,这是个奇怪的生物物种,有空得去查查,据说木乃伊身上有一个虫子叫做圣甲虫。打开棺材的时候,圣甲虫会飞出来,见过的人,全死。一个虫子,怎么在密闭的木乃伊棺材里生存3000年?听起来完全是神话吗。
中国馆
看到中国馆前,我同样也是做了功课的,但是,当绚丽的中国馆展现在眼前的时候,我还是目瞪口呆。颐和园2角钱一张门票故宫也是几毛钱一张门票的时候,我就进去过了,西安也呆过半个月,甚至在半坡遗址里上串下跳地拿着那些破瓦片碎碗陶瓷片什么的看来看去也不明白这东西好在哪里?甚至兵马俑在那个年代也是可以近距离接触的,我去的时候,很多人拿着小刷子在里面扫土,我当时唯一的感觉就是这些石头人怎么如此巨大,还摸了摸,当时,我不知道他们的价值,那时候也许还是小孩子吧,不懂这些。
上海博物馆也去了好几次,昏暗的灯光下,一个个很大的柜子里,放着很小的一个碗,聚光灯打在上面,也是挺漂亮的。但是,展厅很空旷。
现在,站在大英博物馆里,我明白了,中华民族某些方面的财富,都在这里,在这个大英博物馆里叫做中国馆的大厅里。
其实,这几个厅一点也不大,也不觉得奢华,但是,里面的东西,似乎挤得满满的,每一个柜子里,都是一大排一大排的宝贝,鲜艳夺目。
第一个厅里装着好像是从布达拉宫抢来的镶金带银全是玉器珠宝的唐卡,非常大的一副,非常的绚丽夺目,感觉就是珠宝多到不行,没地方镶嵌了但是创造地方也要镶嵌上去的感觉;有美轮美奂的唐三彩,居然还有3座雕像般的巨大唐三彩,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国内有什么地方有这等超凡脱俗的宝贝;墙上有著名的敦煌壁画,就是从我们的敦煌墙上扒下来然后分块带回来,再组装在这里的墙上的。还有很多,我看的呼吸都快停止了,那些瑰宝啊,都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啊,想想我从踏上英国土地就不断地叨叨我们5000年的中华文明啊,你在哪里啊?却没有想到,在大英博物馆里,我看到了这辈子最灿烂的中华文化!详情可点击:大英博物馆中那些你不知道的中国文物
没有地方创造地方也要镶嵌上去各种珠宝的唐卡。这个是无价之宝(上图)。注意下图后面的那面墙,整面墙的敦煌壁画啊,还有精美的唐三彩,好几个呢。
然后,进了玉器馆,我对这个东西不是很有感觉,就是觉得晶莹剔透的漂亮。只是照着市价比划,我们买一小块玉都几千上万的,这里的玉石,看起来完全搬不动的感觉吗。
陶瓷馆里的瓷器更是数不清楚的,靠墙的一大排柜子里,真是五彩缤纷的,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那些瓷器完全看起来都是崭新的东西,无法想象,这些东西都是诞生在几百年前的。
看到了一套绝美的杯子,十二只的,配着一个漂亮的壶,我不懂,就是觉得那杯子薄的不像话,上面有十二生肖对应的花卉吧,真是漂亮极了的,光线够能穿透过去。这是个宝贝,因为只有这里有全套的,即使我们的故宫里,这种杯子,也只有2只而已。
里面灯光很暗,我没带三脚架,端不稳当相机,拍不下来这杯子在静默里带给人的震撼,那种幽然的若隐若现的光忙,极其有气场,半透明的感觉像是在诉说着什么,我围着转圈,看了好久。
一面墙的敦煌壁画,看见这个,我决定2013夏天来临的时候,我要去敦煌看这个。今年,我去了,要吐槽一句的是,大英博物馆是不要门票的,可是等我到达敦煌看见壁画的时候,我已经不知道付了多少rmb,最漂亮的那些,还要“巨额”钱,一个特窟看一眼400rmb,那么多窟,我会破产的。
还去了其他的几个馆,很认真地看了关于帕台农神殿的部分,帕台农神殿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建筑,似乎建于公元前的447年吧,距今大概2500年了,她建在雅典卫城的中心,是为了雅典娜女神而建的,其艺术价值建筑价值甚至宗教价值都不仅是当时,也是后世的巨大瑰宝,我认识她很重要的原因还有一个数学上每次说到黄金分割,都拿帕台农神殿做例子。
但是,这个神殿如今在希腊的部分也是残垣断壁了,只有几根柱子还在,即使这样还是旷世奇迹般地存在着。
大概1800的时候,英国贵族把帕台农神殿上的160米长的精美雕刻,就是柱子上方四周一圈的雕塑一点点地切割成正方形,全部运回了英国,似乎敦煌壁画也是这么偷走的,在今天的大英博物馆里,专门有一个厅,摆放着这些被偷运回英国的古希腊最伟大的建筑奇迹的主要部分。每一块正方形,其雕刻的细腻即使在2500年的今天,依旧是叹为观止的。记得看过希腊人似乎是希望重修帕台农神殿的,但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恢复出来当初的神韵与细腻。在大英博物馆里,有一小面墙上有一个视频,解释了一下这些正方形的雕塑都是从什么地方拆下里的,看的我这份心疼。古希腊时代在我眼里就像是神话故事一样神圣的。
其他的更多没有很认真地看,因为看不懂,也没有看见英国的文化关于这些东西,英国的历史才多久呢?甚至里面欧洲的东西,好像也不多,还是我没有看到?
我想更多的问题是另外的。
进入大英博物馆之前,觉得我在了解英国对国外的掠夺历史的时候,我有那种哪里去偷颗原子弹的冲动,因为英国太罪恶了,居然堂而皇之地满世界去掠夺人家的财宝据为己有还这么明目张胆大言不惭地。情感上,我无法接受这种看起来很卑鄙的举动。
中国清代的时候,从大清朝顺治帝入关开始,用了150年的时间从各地收集中华5000年文明的宝贝们到圆明三园,然后,等到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到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以英法俄为代表的国家第一次对圆明三圆进行了大规模的掠夺,拿走了将近五分之四的中华宝贝,并火烧圆明园。之后,清政府进行了修复工作并且继续从各地搜罗宝贝,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圆明三园被再次掠夺,并再次火烧圆明园。至此,中华宝藏被掠夺殆尽。
如今,这些被掠夺来的宝贝们静静地矗立在大英博物馆里,迎接着世界各地来朝拜的人们,即使我们自己国家的人,也只是一个参观者,来看本来是属于我们的宝贝。
但是,我还是很想问:即使没有这几场战争,即使这些宝贝能依然躺在比如故宫里,我们今天能看到多少呢?会被我们的国人和历史的动荡葬送掉多少呢?会不会在日本侵华的时候,被日本人抢走?会不会在文革的时候,被砸光?会不会被今天的腐败人士们像卖我们今天还仅存的宝贝那样都被腐败的官员全部卖掉?
这个问题无法深想。就像在大英博物馆里,我趴在展品的玻璃柜上感叹的时候,有一个会说中国话的女人,走过来对我说,不被英国抢走,你这辈子都看不见这些宝贝的。看着她,我不知道她想干什么,没有答话,但是,我自己认真想了她的说法。
大英博物馆,是我必须看的,但是,我看的心情,如此沉重!
作者:水果学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