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vel 与 ib,你该如何选?

a-世界杯正规买球

a-level 课程介绍

a-level,全称 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又称 gce advanced level,是英国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高级水平课程,相当于英国的高中课程,学生年龄一般在 16 到 18 岁。一般来说,a-level 课程分为两年,分别为 as-level 和 a2-level。学生会在第一年读 as-level 时选择四门课程学习,通过考试后获得 as 证书;在第二年,即 a2-level,通常会在第一年的课程中选出三门进行进一步的研读,通过 a2 考试,两年都结束后才能完成 a-level 课程。一般每门课程在 as 和 a2-level 各有两到三个单元,且后者是前者的进阶,难度会更高。

至 2013 年英国 a-level 考试一年有两次,分别在 1 月份和 5、6 月份举行;但从 2014 年开始英国取消 1 月份的考试,在 10、11 月份和次年 5、6 月份举行考试。

评估

a-level 的评分为 a*、a、b、c、d、e、u 等级制,a* 为最优,e 为通过,u 为不合格。多等级区分评估,不会因为学生细小失误造成评分误差。目前 a-level 课程每年有 2 次考试机会,若对一次考试中某一门或几门科目的考试成绩不满意,学生可申请参加重考,其他科目成绩满意的可保留,最终以取得的最好成绩申请大学。

课程选择

对于国内的高考,学生只要决定文/理科,剩下就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了;而英国的“高考”却大不相同。a-level 课程涵盖范围广泛,可供学生选择,按照学科来划分,包括英国语言和文学、数学、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经济学、艺术与设计、现代外语、商学和计算机等经典或新兴学科,等等。

大学一般要求学生至少三门课程达到相应标准,因此学生一般 a-level 会选择学习三到四门课程,在申请大学时可以选择成绩最好的三门课程。同时,不同的专业对 a-level 课程选择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需要学生根据将来想要报考的大学和进修的方向,有的放矢地选择课程进行学习和考试,这就要求学生在 16 – 18 岁时就要对自己将来的学习方向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位。

如果学生在此时对大学所读专业尚未有一个明确的方向,笔者建议选择被大部分专业要求的课程,这些课程被罗素集团列明为 facilitating subjects,这些课程包括:

  • mathematics and further maths: 数学和高等数学
  • english: 英语
  • physics: 物理
  • biology: 生物
  • chemistry: 化学
  • geography: 地理
  • history: 历史
  • languages (classical and modern): 古典或现代语言

在 a2 学年选择这些课程将会使你将来可选的大学科目大大增多,因为很多专业明确列出这些课程为必修,而没有必修要求的专业,用这些课程申请也是很有利的。这些课程都是知识体系里面最基本的知识、概念和逻辑,对于十几岁正在构建世界观和知识体系的学生来说,选择这些课程对于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是十分有帮助的。另外,笔者认为,相对于实用类科目直接传授技巧和方法,这些基础类学科可以引导学生一步步推导知识,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更能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

笔者建议,可以选择两到三门 facilitating subjects,另外再选择一门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或者某项专业特别要求的课程。

ib 课程介绍

ib 课程(the ib programme),是由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 th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 (国际文凭组织,简称 ibo )研发而成。ib 分为几个不同阶段的课程,分别是小学项目(pyp)、中学项目(myp)、国际文凭大学预科项目(ibdp)和国际文凭职业教育证书项目(ibcc);其中 ibdp 是一个专门为 16-19 岁提供的、为期两年的高中课程。ib 课程的教育理念是终生教育(education for life),旨在帮助学校努力发展青年人的个人才智,教会学生把书本知识与外部世界相结合,特别强调培养理想的具有国际意识及责任感的公民。在英国,已经有 105 所学校认可 ib 成绩,其中包括排名最靠前的几所大学例如牛津、剑桥、、等。

ib 课程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需要学生在六个学科组中每组选择一门课程进行学习,其中三门主课需要学到学到高等级 ( higher level ),相当于 240 个教学小时;另外三门副课可以选择只学到标准等级(standard level),相当于 150 个教学小时。这六个学科组分别是:

第一组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学生母语研究

第二组 language acquisition 第二语言

第三组 individual and societies 人文与社会学:历史,地理,经济学,哲学,心理学等

第四组 experimental sciences 实验科学:物理,化学,生物,设计,环境系统等

第五组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高等数学,数学研究,数学法等

第六组 the arts 艺术与选修:美术设计,音乐,戏剧艺术等

第二部分包括三个内容,分别是:

extended essay (ee) 一篇拓展论文,对以往所学课程中的某一个知识点进行拓展研究,撰写一篇论文,使学生熟悉独立研究的方法,锻炼学术写作的能力和技巧。

theory of knowledge (tok) 知识理论课程,是一门跨学科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以增强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creativity, action, service (cas) 创造、行动与服务,需要学生结合所学课程知识点,在课堂外进行实践。

评估

第一部分的六门基础课程学生每门可获得的最高分数为 7 分(及格分为 4 分),总计 42 分,拓展论文与知识理论课的论文合计 3 分的奖励分;ib 文凭课程的满分为 45 分,总分达到 24 分即可毕业,同时 cas 活动虽然没有分数,但必须完成才能最终获得 ib 文凭。一般世界顶尖学校要求分数为 38 分左右。国际文凭组织(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对学生 ib 学业的评价方式有很多,例如学校内部评估,统一笔试等。评估按照相关标准执行,即学生的成绩是按照基于每一科目的课程目标预先设定好的评估标准来进行评估的,而不是按照参加同一个考试的其他学生的水平来评估的。据统计,学生获得的分数一直都很稳定,各个大学都很看重 dp 评估的严格性和一致性。

在中国开了 ib 课程的学校一般从初中毕业生中对学生进行录取,高一年级时开设一些 ib 预备课程,打下语言和知识基础,高中后两年可以直接学习 ib 课程。

课程选择

ib 的课程选择相对 a-level 灵活性比较小,可供学生做选择的范围也没有那么广,据此,笔者给出以下建议。

首先,同样的,我建议学生最好在高中时候就对将来选择的大学和专业有一定的规划,以此为依据在六个基础领域里进行选课。但是如果此时还没有规划,也不用担心,因为 ib 课程设置本身就涵盖了大学里需要的几个领域,并且它设置的论文写作和实践活动这些必修课让学生可以提前为大学学习生活打下一定基础。

其次,选课时也需要考虑自己的学习基础。很多课程,例如数学、无论、化学、历史、地理等,学生在早前的学习中都有接触过,如果在某些课程有更好的学习基础,对于 ib 课程的学习会有更大的帮助。

再次,在选择课程时尽量使课程类型和领域安排是均衡的,这样可以真正反映你的能力。同时,自己心里最好要对所选课程的主次顺序和成绩把握有一个排序,管理好时间的安排。

最后,选择课程一定要在心里有较为清晰的原因。在决定选择某一门课程之前,问问自己,为什么选择这门课程?知道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吗?在对这些问题有了肯定的回答后再做选择也不迟。

分别介绍了 a-level 和 ib 课程之后,相信您对它们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不难总结出两者的相同点:两者都是英国“高考”的备考课程,学制都是两年,成绩都能获得英国大学的认可,也都是国际性的考试。

a-level 与 ib的区别

首先,a-level 比 ib 课程更灵活

选择 a-level 的学生可以从七十多门课程中选取三到四门进行学习,没有领域和必修的限制。因此,文科好的学生可以只选择文科课程,只要是罗素集团列出的“facilitating subjects”课程均在选择之列,比如选择历史、地理和英语,而完全不用选理科。这一点使得学生在应试上可以更好的扬长避短,把自己的优势最大化。而 ib 课程则用必修的六大学科板块硬性覆盖了人文、艺术和科学类,文科、理科都是必修类目,某种程度上强制规划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偏科,什么都要学。虽然难度增加,但这对训练学生形成均衡的的思维模式很有助益。

其次,a-level 比 ib 考试接受范围稍广

前面说到,两者的考试成绩都是广受承认的。但相对而言 a-level 课程目前已经被全世界160多个国家上千所大学认可,包括牛津、剑桥、哈佛、耶鲁等世界级名校。而 ib 课程具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及教材,统一的评卷,对全球的学生一视同仁,为 140 多个国家认可,包括英、美、加、澳等留学热门国。只是 a-level 源于英国,相对更具英国特色,是英国大多数高中生选择的课程,而 ib 则没有这种特色。

最后,ib 课程比 a-level 更难学

ib 课程在设计之初就有通过率的指标,这对学生就是无形的压力;而 a-level 不设通过率,现实中也几乎是全部通过。ib 不仅需要学生学习六门课程,还要求学生完成课外创新活动、撰写调研论文等等,这些不论对于语言还是学习和活动能力,要求都是很高的,对很多中国学生来说更是短肋所在。因而中国学生想要在 ib 获得高的分数,就需要付出格外多的努力——ib 的含金量很大,挑战也很大。但话说回来,由于近几年参加 a-level 考试的人很多,努力刷分者也大有人在,比如想要申请牛津和剑桥这样的顶尖大学,需要不断考试,刷出理想的成绩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强中更有强中手,a-level 学生的压力也是不小的。

对于 a-level 还是 ib 的选择,需要考虑两个基础:一是两种考试的不同特点,二是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学习习惯和能力。根据这两点,我们给出以下的选课建议。

如果你较为偏科,a-level 将会是更加灵活、有保障的选择。

a-level 提供几十门课程供学生选择,没有选择的范围限制,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所长、有效避开不擅长的科目;ib 的选择则有领域、范围的限制,课程设置非常标准化和统一化,学生一旦选择了 ib 课程,将只能按照定制好的规则来走,它的安排将保证你难以偏科、学习更加全面。

如果你更倾向于接受高难度的挑战、想提前适应大学生活,ib 将会是更具挑战的选择。

通过对比 a level 和 ib 课程,相信不难发现,ib的课程相对更有挑战性。它不仅对选课有领域的直接限制,还要求完成几千字的论文、实践活动等,要求知识理论和社会实践的结合,而这正是大学学习考试的必备内容。让学生在高中时就开始这样的学习和考试方式,将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更倾向于高难度挑战的学生,相信 ib 会实现你的愿望。

如果你对考试的及格率有所担忧,那么 a-level 将会是更有保障的选择。

a-level 考试的及格率近年来已经接近 100%,而 ib 考试的及格率仍保持在它最初的水平:78%,这是一项为全球所接受的数据。因此,如果你需要对考试的及格率有所保障,a-level 无疑是更加让人安心的选择。

如果你本身对于课外活动有不小的兴趣,能够或者想要学会妥善安排自己时间,自制能力更高,ib 课程将是更好的选择。

这是因为,除了繁重的课业,学生还需要抽出课余时间进行社区服务等课外活动,轻松自由的娱乐时间相对更少,这就需要学生有着较强的时间安排能力,和克服放松娱乐的心态。

如果你的大学目标集中于英联邦国家,特别是英国, a-level 课程将是更好的选择。

a-level 课程相对ib更加具有英国特色,并且为英国大部分高中生所选择、也是英国所有大学的更主流的入学评判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各种调查显示,a-level 的考试分数近年来有些虚高,而 ib 课程的高阶数学比 a-level 相应课程的难度更高一些,种种情况导致二者分数不能完全对等。甚至有调查还显示,以 a-level 申请大学的学生成功率较 ib 要高出少许。这些虽然只是部分统计数据,无法作为官方数据参考,但是也多少给大家一些选择上的提示。总而言之,我们建议各位学生综合考虑两类课程的安排和难易度,以及自身的学习状况,做出最合理的选择。

*原文来自:

分享

最新评论